沂南县岸堤镇: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土地实现顺利流转、董梁高速等多个项目不断实施……这些“难缠事”的成功解决,发生在矿业经济大镇、中草药之乡、三县交界区域中心、省内乡村旅游名镇—山东省沂南县岸堤镇。今年前三季度,实现“12345”热线工单诉求量同比降低40%,群众满意率、诉求响应率、问题解决率均在98%以上。
“12345”热线工单是群众冷暖的“晴雨表”。为什么这个镇前三季度“12345”热线工单诉求量同比降低40%?这得益于岸堤镇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不断探索“党群同心新实践”,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组织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契合,走出一条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乡村社会治理的关键是建立机制。“大头庄村由于企业改建水道把村民耕地冲坏了5余亩地,村民要求赔偿,于是热线办工作人员联合管理区、企业、相关村民进行现场查看,一线解决,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由企业每年每亩以700元承包经营冲坏的5余亩土地。”岸堤镇热线办负责人李长余详细介绍着。“为更好地更有效率地解决群众诉求,我们还对全镇办理棘手工单、疑难工单、需要多方处理的工单定期召开群众诉求协调会、倾诉会,同时热线办工作人员邀请镇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管理区专职负责人进行现场解答,最大效率地办理工单。”他继续说道。
机制建好后,社会治理就顺理成章。“今年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我们创新探索‘1+5+3+N’工作机制,即1是一站式矛调中心;5是网格办、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3项工作机制:日调度、周例会、听证会商;N是多个业务部门抓负责落实化解工作。”岸堤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张庆阳说。
在镇级,选派70名包村干部下沉一线,对老百姓关注的政策进行解读、及时排查矛盾隐患,把矛盾第一时间化解在村级;成立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司法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构建起“法律援助+矛盾化解+诉源治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的多功能复合型法律服务新阵地,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在村级,将群众基础深厚、威望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乡村明白人”组织起来,培育起了一大批乡村“法律明白人”,实现自己村的矛盾自己解决,同时积极发挥网格员、“岸来帮”村级矛调队等专职工作人员的作用,实现了矛盾不上交。
基层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把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实打实的参与者。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把村民由要我管到我来管,岸堤镇还纵深推进“积分制+”。抓实“村民日+户户到”“网格化+胡同长制”“党员会+村民会”“纸质档案+数字平台”为内容的四个载体建设;做实积分制+评先树优、积分制+积分超市等五种结果运用;将积分制与党支部创办合作社、一排底线、清廉村居建设等六项社会治理进行全面融合,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抓实清廉村居。重点对“12345”热线工单易发问题,围绕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发包、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的选用与管理等7大领域,进行事前介入监督,通过制度约束,堵塞漏洞,加强刚性规范操作,建设清廉村居。
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以党建引领“嵌入式”同题共答治理办法,推动实现发展与治理有机融合、同频共振,有效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一池水”。在岸堤,依托机制这张有形的手,管理这张无形的手,户户向上向善、风清气正,村村奏响起乡村振兴的最强音。(通讯员 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