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ata-alt="" poster="https://v6.huanqiucdn.cn/4394989evodtranscq1500012236/c7c597941397757896351268620/sampleSnapshot/sampleSnapshot_10_0.jpg?imageView2/2/w/1260">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牢记殷殷嘱托、赓续红色血脉。两年来,延安不断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拓展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大学校”,让延安革命旧址“这本书”常读常新。
“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个八路军粮……”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一群平均年龄在10岁左右的“红领巾讲解员”,都会活跃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他们通过讲、唱、跳等多种形式,为游客生动讲解旧址里的故事。
浙江游客陈刚:“小朋友讲得挺好,革命精神要代代相传,更需要年轻人接过来、传下去。”
延安红领巾讲解员徐子露:“在给游客讲解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而且还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游客们听,给游客推介延安,这让我非常自豪。”
近年来,杨家岭革命旧址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每年举办近30期“小小讲解员”培训课程。通过推出主题展览、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多层次、全方位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延安精神。同时还与陕西科技大学联手,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在革命旧址保护开发中的运用。
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薛健:“我们将继续深化馆校之间的合作,讨论革命文物如何更好地融入大思政课的建设之中,讲好杨家岭的故事,讲好党的七大故事。”
金秋时节,延安革命纪念馆迎来一批又一批研学人员和参观游客,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让游客近距离了解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
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白婷:“眼前我们看到的这匹马,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十年和转战陕北期间唯一的交通工具,今年小青马有了自己的‘新房子’,具有恒湿恒温智能控制功能的预防保护特制展柜。”
在借助科技手段保护好文物的同时,纪念馆不断对文物进行挖掘、研究和阐释。目前,已完成30多件重要文物的三维高清图像数字信息采集及脚本编写工作,创新推出VR体验项目,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持续开展“文物回家”主题征集活动,两年来,已有上千件革命文物“回”到延安,收藏在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副书记刘忆:“我们将着力打造有关延安十三年革命史和延安精神的理论体系、史料体系以及话语体系,把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得更加精彩生动。”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延安还着力打造精品文化演出,增强游客互动体验,让红色故事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在金延安文化主题街区,2023年全新改版升级的大型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已成为许多游客的必需项目。
金延安旅游度假区市场营销中心副主任吴学萍:“今年我们在演出中增加了融合声光电的科技装置,根据时间顺序展现出不同的演绎形态,进一步丰富了演出效果,为观众带来更加立体化、沉浸式的观演体验。”
延安共有革命旧址445处,革命类纪念馆19座,馆库藏革命文物4.3万件。近两年来,延安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与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有效利用,用好红色资源、讲好文物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形成了“综合博物馆+专题类纪念馆+旧址”的展示格局。今年1月,国家文物局为6家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授牌。其中,延安是全国唯一一处革命文物专题类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延安台 黄建斌 刘钢 殷宇峰 白娟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