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开卖“麻辣烫”,为何火出圈?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卖麻辣烫了”的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单,这是继“铜奔马”公仔之后,甘肃省博出品的又一热门文创。
据了解,这次推出的“甘肃麻辣烫”玩偶,其原型来源于此前爆火的天水麻辣烫,属于“甘肃(不)土特产”系列IP的文创。“麻辣烫文创”模拟了丸子、蟹排、年糕、香菇等菜品,推出后备受游客喜爱。7月25日15时许,媒体在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的直播间看到,“麻辣烫毛绒花束”文创产品已经售罄。
以地方特色美食为原型和载体,推出相应的文创产品,这种巧妙的跨界做法,将现实中平凡的、常见的美食与新的市场品类相结合,既是对地方特色美食的创新性宣扬,也是文旅领域延伸出的一次有趣尝试和另类表达。而在个案之外,甘肃省博的这一做法,或许也可为更多地方提供一种文旅创新的思路借鉴。
从当地公布的相关资料看,这些文创产品在仿照原型精髓的同时,也增添了其趣味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拓展了麻辣烫这一产品浸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更多场景。比如,在挑选完毕后,还有工作人员与顾客沟通交流、询问口味、洒上“秘制酱料”,最后再耐心“烹饪”,一系列的互动过程可谓“紧紧拿捏住了游客的心”。
文旅产品的创新需要一定的巧思,甘肃省博的做法正好切合了当下文博领域的细分主题,以“麻辣烫文创”的有趣形式,延长了麻辣烫这一特色美食产品为本地带来的舆论声量。简而言之,为受众带来这种奇妙的体验,显然有利于持续放大针对天水麻辣烫的宣传声量,进一步打响天水麻辣烫这一产品的品牌美誉度。无论从何种角度看,这样的探索无疑都是有益的。
与此同时,将这种本地民众日常餐桌上所常见的美食,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呈现在更广泛的受众面前,把餐桌上热气腾腾的麻辣烫,转化为民众指尖真切的触感。这样的做法更能贴近人心,也给文创产品增添了些许烟火气,当然也就可以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而从区域形象塑造层面看,如果说此前天水依托美食初步打响了地域美誉度,此次甘肃省博的做法则起到了“持续放大美誉度”的长期效应。通过一个巧思,将麻辣烫带来的瞬时热点效应潜移默化转换成了具有长期性的、可预期的文化符号。从这个角度看,此举无疑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当地,对当地发展文旅经济大有裨益。
甘肃省博在文化产品创新方面的这种巧思,本质上是其具有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这一点从此前该馆打造的“丑萌文创‘铜奔马’”等产品即可看出,而类似做法之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就在于“其充分贴近年轻市场的喜好”。
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往往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触发某种特定的记忆,这种记忆或与个人经历有关,或与一地特色有关。而在此基础上,文创产品则借助这份情感力量,设计出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商品,进而加深消费者对文化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感的塑造,在利于经济价值的拓展之余,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颖而有效的渠道。
总而言之,甘肃省博开卖“麻辣烫文创”,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商业尝试,也是对本地特色文化的一次公开展览。其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通过具体的事物,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天水乃至甘肃的地方韵味。
来源:光明日报
热门相关:纨绔毒医 永恒王权 越境鬼医 勇闯天涯 傅爷怀里的假千金真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