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质生产力撑起生态环境“高颜值”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李博)不久前,摄影爱好者在延庆九眼楼长城,拍到了古老长城与百公里外中央商务区(CBD)同框照片,突显了北京生态环境的“高颜值”,这背后离不开科技赋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北京创新实施“三监”(监管-监测-监察)联动,系统打造生态环境“三监”联动大模型,支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据介绍,当前北京大气污染治理进入相对低浓度水平阶段,为推动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率先探索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创新实施“监管部门统筹调度、监测部门智慧感知、监察执法部门精准执法”的“三监”联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表示,这是一种新型协同作战、高效运转、科学智慧的工作机制。
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自主开发“三监”联动大模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新型监测网络、智慧的分析技术、高效运转的调度系统,强力支撑了“三监”联动机制运转,促进生态环境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新型监测网络支撑“三监”联动智慧感知,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充分运用传感器、物联网和卫星遥感等技术,构建了“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量核”新一代监测体系。其中,卫星遥感“天上看”,能够遥感智能识别裸地、黑臭水体等10余类目标,识别精度达90%。走航车在“地上巡”,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边走边测实现“秒级响应-智能溯源-闭环监管”;5700余条路网的道路尘负荷水平一目了然。用电量、工地台账、餐饮企业台账、重型柴油车等经济社会运行数据联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经智能算法分析,实现对各类污染源全方位、全时段监控。新型监测网络保障了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三监”联动提供了大数据支撑。
智能算法助力“三监”联动精准研判,“我们聚焦低浓度水平下城市精细化管理需求,构建智能识别算法库,自主研发了单车排放超标、企业产治不同步等26类问题线索挖掘算法,动态追踪高值冒泡、超标排放和违规行为。”李翔举例说,通过OBD远程在线监控技术,掌握北京市内在用18万辆重型柴油车行驶路线和排放状况,一旦车辆出现超标排放,可将车辆信息和超标线索推送至执法部门,实现精准快速执法。利用设施用电监控技术,将千余家重点涉气企业和6000余个监测点位纳入监测,一旦发现情况,将被系统捕捉记录;利用智能解析技术,对2000多个工地、上万个摄像头捕捉到的全流程施工环节视频图进行解析,精准捕捉环境违法行为。
系统调度实现“三监”联动高效运转,李翔介绍,精准治污调度平台是支撑“三监”联动的科技利器,实现了“监测一张网、结果一张图、问题一张单”可视化集成,做到了空气质量快速评价、污染形势全面研判、污染问题智能溯源、市区街镇协同调度、活动水平动态追踪,全方位提供精细化决策支持,全流程可视化展示,能有效支撑主要污染源综合分析和监管,实现了大气环境管理的全面监测感知、智慧分析研判、高效精准调度。
“三监”联动体系实现精准治污,支撑科学治污,高效依法治污,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三监”联动实施以来,共推送各类环境问题线索1万余条,实现精准快速响应,支撑精准有效调度。以前VOCs无组织排放监管,精准锁定排污高值点是难题。现在通过市区协同开展“三监”联动走航监测,降低了区域VOCs数据浓度。2023年以来,联合走航共进行了22次,助力实现减排目标。
在日常环境监管和污染过程期间,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借助“三监”联动体系,能够做到动态预报污染过程,支撑减排管理决策,锁定和推送问题线索,全市精准调度和执法,实时评估追踪措施落实,实现了精细监测、科学溯源、精准分析、高效执法。
李翔表示,“三监”联动实现了看得清、打得准,有效提升监管和执法效能。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在线、遥感、走航、热点网格等科技手段加持,使环境污染问题发现率和发现水平不断提升,也让执法更精准高效。同时督促企业等责任主体落实治污减排责任,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