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消防扎实推进队站建设 打造消防安全永不熄灭的灯塔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太原消防救援支队紧紧围绕防灭火中心工作和各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新建队站建设,为圆满完成防灭火和应急救援工作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保障。

摁下“提速键”

消防队站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它不仅仅是建筑的拔地而起,更是消防力量在地理布局上的优化和战略延伸。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我市消防站建设工作,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全面全力全速推进相关工作。

2021年市政府印发了《太原市城市消防站建设实施方案》,将消防站建设列为全市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和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明确以“市投市建、区投区建”的方式分类实施消防站建设,在2至3年内完成33个消防站建设任务,切实解决我市消防站点短缺、分布不均衡、消防安全保卫半径过大等突出问题。

截至目前,小北关消防站、小井峪消防站、龙康北街消防站、泥屯消防站、健康北街消防站等已投入使用,其余在建消防站绝大多数已完成室内工程建设,将陆续交付投入使用。随着33个消防站建设的完成,全市将有80余个不同级别的消防站投勤,能有效解决消防规划落地难、消防安全保卫压力大、站点分布不均衡等突出问题。

填补“低洼地”

市消防救援支队后勤装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力推进消防站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消防站投入使用后,区域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在多次火灾事故中,新站的消防员能够迅速抵达现场,有效控制火势,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和平路消防站为例,这座建成于1956年的消防站(中队),责任区面积一度有50余平方公里。从和平路消防站退役10多年的消防员张志利回忆,当时他们的责任区最远能到达中北大学,甚至更北,从位于晋机厂的驻地到中北大学,单程距离就是19公里。为此,有人形象地比喻:“一个和平消防站,守着太原西北边。”

经过近几年消防站的大力建设,和平路消防站的责任区已经从50余平方公里缩减为现在的30平方公里,东起滨河西路,西至西山古交界,南起兴华街,北到选煤街。现任和平路消防站指导员赵波桑介绍,随着金桥、南社等消防站的建成,他们的责任区缩小了近一半。眼下,他们站附近还有在建的三给消防站、上庄消防站也将陆续投勤。未来,他们的责任区面积还将缩小。

在赵波桑看来,和平路消防站曾经因责任区大、警情多、增援力量少形成的执勤力量“低洼地”,在近些年已得到极大填补。“如今,我们的责任区若有警情,不仅我们到场快,其他增援的兄弟站消防员也会很快从四面八方赶来,灭火救援的效率大大提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不仅在城市的西北方向,在城南,杜家寨消防站、南坪头消防站、龙城大街消防站等正在加快建设;在城东,东峰路消防站、观家峪消防站、朝阳街消防站等,或已经投勤,或正在建设……

建成“样板间”

一座座新消防站,体现着我市消防救援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水平。

采访中,记者走进了今年5月1日入驻投勤的杏花岭消防大队小北关消防站。这座位于营西街24号的消防站,建筑总高3层,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

除多功能训练塔、体能训练室、深夜食堂等设置外,站里还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一体化俱乐部,甚至还有一处非遗文化馆。

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宣泄系统、音乐放松系统以及心理沙盘等设施。为确保指战员的心理健康,小北关消防站定期邀请心理辅导团队来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全体指战员增强自我调适及解压抗压能力。一体化俱乐部不仅是队伍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指战员学习进步、休闲娱乐的综合性活动平台。

非遗文化馆是杏花岭区消防救援大队携手杏花岭区文旅局,深度发掘并巧妙运用金丝珐琅画、彩烙葫芦画、陶瓷书法、刺绣、泥塑、花馍、剪纸、篆刻等非遗技艺,以“火焰蓝”精神为文化灵魂,打造的我市首个消防非遗文化馆。

最吸引人的是这里的空中花园。消防站指导员孟浩峰介绍,入驻后,他们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将楼顶空地以乔灌结合、花草混搭的独特手法,精心打造成别具一格的空中花园,形成了错落有致、景色优美的景观,不仅为指战员提供了宜人的业余放松休闲场所,也为营区增添了亮丽风景线。

消防员王佳龙向记者介绍,他们站的空中花园是他和战友们休息时最愿意去的地方,有花有草有亭台,还能向远处眺望,是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不仅小北关站有特色,泥屯消防站、特勤二站等同样各具特色。今年10月,市消防救援支队还就消防站正规化建设召开观摩推进会,研究后续消防站的正规化建设问题。

采访中,记者深切体会到,消防站建设在强化消防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其崭新的设施和专业的消防员队伍形象,也成为了消防安全宣传的生动“教材”,增强了民众对消防安全的信心。

一处处,一座座,在太原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这些消防站如同璀璨的星辰,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生命,成为消防安全永不熄灭的灯塔。

未来,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消防站建设,不断完善消防救援网络,加强队伍建设和装备更新,为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坚实的消防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