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 党建引领文化建设 激发前行新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打造以“家”为核心的文化品牌,从优化服务质量、推动名医名科、畅通沟通渠道、健全治理体系等方面入手,让患者留得住、医得好,让职工想干事、干成事,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创新机制,让“家人”更近。院党委创新工作模式,进一步凝聚全院思想共识,点燃职工“内驱力”,形成团队“共同体”,全面激发“家”的运行活力。凝聚“家人”思想共识。医院党委始终坚持“党建业务互融互促”的工作思路,探索出“党委书记党建查房+院长行政查房+纪委书记廉洁查房”的联合查房新模式,以制度形式继续深入到各党支部、临床医技科室、党政群团部门,为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号脉用药”。增强“家人”团队合力。鼓励支部联合开展多学科会诊主题党日活动,围绕患者疾病特点等开展多学科讨论,“组团式”为病情复杂患者提供“一站式”精准诊疗服务,让“坚强堡垒”成为发展的“强引擎”。激发“家人”工作动力。开展“六亮”行动,持续深化“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党员创先争优、责任担当意识。将年度考核、绩效分配等深度融入医德医风标兵、最美家庭、双树双建等各项工作中,增强激励机制效能。提升“家人”生活品质。初步构建全院“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涵盖医院职工书屋、体育场、女职工活动中心、休闲商业长廊、衣服缝补服务驿站等,为不同职工群体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有特色的“身心赋能”。

优化治理,让“家事”更顺。医院党委积极营造如家般温暖的就医环境,不断提升部门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明确“家事”主体。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医院治理,创新开展“书记职工面对面”“青年职工下午茶”等活动,形成“代表发言、共同商议”的沟通模式,实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办,共同探讨解决医院公共设施、环境脏乱、停车难等难点堵点问题。其中,解决患者“停车难”问题经验做法在全市进行交流。创新“家事”模式。以“效能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为目标,在行政职能部门开展“135”工作服务模式,根据事务的紧急程度分为1天、3天、5天完成,确保事事有答复、事事能落实。升级“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定位,增加签字盖章、复印打印、财务报销、陪检和标本运送等服务。提升“家事”效能。建设节约型医院,开展“节能行动”,培养医务人员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合理调节空调温度以及低碳出行等良好习惯,并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真正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升效应,让“家声”更响。近年来,医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以推进名医名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打造“家”字品牌。优化服务传“家声”。深入推进预约服务精准化、支付方式便捷化、综合服务集中化、陪诊服务全程化、多学科诊疗多样化、服务设施便民化、公共环境洁净化、费用报销简约化“提升医疗服务八大举措”。依托安徽省老年医院、儿保中心等阵地,聚焦“一老一小”精准服务。练好内功传“家声”。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多学科融合优势,实施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培养计划。提出“三个一百”培养计划,选派100人到邵逸夫医院学习、100人到华西等头部医院学习、100人跨界到企业政府学习。用好外力传“家声”。聘请12名专家教授担任该院党建顾问和技术顾问,实现党建与业务“双指导、双提升”。积极对接长三角国内知名医院,建立专科联盟23个,引进医疗专家38名,与9名权威专家成立名医工作室并签约挂牌。每周邀请“沪上名医”来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坐诊、手术、带教,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费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