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通江:“人防+技防+智防” 共护一江碧水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这里是禁钓区,不允许钓鱼,请尽快离开!”10月28日,伴随螺旋桨发出的嗡嗡声,在巴中市通江河广纳镇河段,执法人员通过配置在无人机上的“小喇叭”,向非法垂钓者“喊话”劝离。

金秋十月,通江县广纳高坑河在温暖的阳光下,犹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与岸边的景色。来自通江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三中队的执法人员正在沿河开展日常巡查工作,技术人员利用无人机仔细地观察着沿河的一静一动,对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等行为,通过无人机喊话、喇叭提示等方式进行及时制止。

“采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人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巡逻效率。”通江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岳茂阳介绍,采用无人机无人巡航巡逻模式,以及远程监控系统,可实现定时定点自主巡逻,措施保障有力,将涉渔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提升渔政执法能力是前提。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通江县有大、小通江河、澌滩河和月潭河等5条主要河流水系,水域鱼类资源82种,禁捕任务艰巨。为此,结合县域实际,通江县农业执法部门积极筑牢“人防+技防+智防”三道防线,构筑“全天候、全覆盖、全流程、精准识别”的禁捕“天罗地网”。

“我们设立了20个渔政协助巡护公益性岗位,创新建立‘执法员+协管员’的管护机制,并通过智能化监控,技能化巡逻,禁渔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通江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吴立勇说,“今年我们已查办涉鱼案件20件,向公安检察院移交3件,处置市民投诉10余起,县水域生态环境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

保护先行,利用为辅。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的正式实施,“江河鱼”的巨大缺口急需高品质的替代品,挖掘“江河鱼”资源开展人工养殖前景广阔。为满足市场需求,发展利用好水生生物资源,通江县利用独特的生态优势,将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宽口光唇鱼”作为县域特色水产开发品种,命名为“通江斑鱼”。

“这类鱼你们培育得比较好,体型、条形都很不错,明年规模化繁殖应该没得多大的问题。”在通江县乾坤农业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宋健军正在和县水产渔政局的技术人员观察“通江斑鱼”子一代亲本的长势情况,通过“部门+企业”的合作方式,为明年“通江斑鱼”的规模化繁殖做好准备工作。

“在县水产渔政局的技术支撑下,开发出了‘通江斑鱼’新品种。通过近两年对子一代‘通江斑鱼’的选育,我们已成功筛选出子一代亲本5000组,目前长势良好,为来年规模化人工繁殖奠定了基础。”通江县乾坤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健军表示。

据了解,通江县水产渔政局结合人工保种繁育情况,制定“通江斑鱼”发展规划,在保护好县域内保护区天然的鱼类种质资源的前提下,有计划实施亲本保存、人工繁育和规模化养殖,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同时开展“产学研”合作,对“通江斑鱼”驯化与繁育研究、养殖技术创新研究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根据研究成果制定“通江斑鱼”地方养殖标准,助推“通江斑鱼”产业化发展。

“我们计划到2027年末,发展‘通江斑鱼’养殖面积500亩,建成科研繁育场100亩,打造餐饮专营店5家。”通江县水产渔政局渔技站站长万泓麟说,以养殖代替捕捞,让“通江斑鱼”进入老百姓的餐桌,同时也能使非法捕捞现象减少,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果。

近年来,巴中市通江县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并举、能力建设与科学养护并进,守住了“禁”的大局,彰显了“护”的良心,践行了“补”的新路,打开了“生态美、产业兴,人人禁捕为人人”的工作新局。截至目前,全县水域监测发现鱼类60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品种岩原鲤、重口裂腹鱼2种;另外,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大鲵、水獭、龙洞山溪鲵3种,省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中华鳖1种。(符理、刘玉莲)